刘汉英出生于1917年,老家在山东新泰市刘杜镇的联盟村。1938年1月,他参加了徂徕山起义,后来还担任过四支队的连长。 1942年刚过完年,鲁中军区从部队里挑选了一些正副指导员和文化教员,把他们和军区的武工队合并,组建了一支规模更大的队伍。这支队伍随后接到任务,要去临沂城北的敌占区开辟工作。 这支队伍共有80多人,由刘汉英担任队长,宋丁负责指导工作,周英是支部书记。整个团队分为三个小组,每个小组都有一名正组长和一名副组长。这支武装工作队同时接受军区敌工部和县委敌工部的指挥和管理。 军区敌工部布置了四项工作:一是向群众讲解我们党的抗日救国十大政策;二是组建秘密武装力量,保护地下政府,打击王洪九的国民党部队、“中央道”武装以及土匪刘黑七这些反动派;三是在各地成立隐蔽的党支部和表面中立的政权机构;四是建立和壮大工人、农民、妇女、青年等群众团体,带领老百姓开展抗日斗争。 刘汉英队长来自泰安城,家里是书香门第,从泰安中学毕业后,37年前就加入了共产党。他跟着山东省委领导洪涛参加过徂徕山起义,来武工队之前,他在八路军的一个大队当政委。 刘汉英学识渊博,长相帅气,举止优雅,书法功底深厚,笔力遒劲。他为人豁达,见识不凡,聪慧过人,遇事总能积极乐观地应对。 他在日常生活中和队员们关系特别融洽。他欣赏那些面对敌人时立场坚定、勇敢作战且能总结经验教训的战友,而对于那些光说不做、接到任务就退缩的人则很反感。 在对抗敌人的过程中,他有一个显著的特质,那就是头脑灵活,行事干脆。他指挥着将近一百人的队伍,深入敌后行动,环境瞬息万变,稍不留神,整个团队就可能陷入生死攸关的境地。每当突发状况出现,如果迟疑不决,整个队伍就可能面临全军覆没的风险。 在长达一年的对抗中,刘汉英面对各种难题时,总能做出合理的应对和决策。 在临沂城内,日本人组建了一支由土匪和地痞流氓组成的特务队伍,头目名叫于兰亭。这群人就像日本人养的恶犬,依仗着日本人的撑腰,横行霸道,欺压百姓。到了晚上,他们伪装成八路军,悄悄出城四处游荡,一旦发现抗日人士,就立刻抓捕甚至杀害。 所以,打击和瓦解特务组织成了武工队工作的重中之重。 刘汉英精心组建了一支八人特工小队,专门负责对付于兰亭的特务组织。短短一个月内,这支队伍就干成了三件大事:首先,他们巧妙地把敌人的情报系统变成了自己的帮手;其次,他们完善并强化了武工队的情报工作;最后,他们还摸清了于兰亭的行动习惯和特点。 五月的一个傍晚,武工队接到消息,得知于兰亭晚上会在情妇家过夜。天一黑,行动小组就出发了,午夜时分准时抵达目的地,迅速包围了那栋房子,随后按计划展开了室内战斗。 一对惊慌失措的男女被带出来后,众人发现那男的并不是于兰亭,而是保长的手下。原来于兰亭在这儿待了一阵子就离开了。 这次行动确实起到了作用。后来,武工队了解到,特务头子于兰亭被各种虚实难辨的消息搅得心神不宁,整天坐立不安。虽然这次袭击没要他的命,却把他吓得不轻。从那以后,于兰亭再也不敢在晚上出来活动了。 临沂城北边大约四十里外,有一条宽阔的大沙河,河面足有一千多尺宽。每逢下雨,河水就会猛涨,形成洪水,但洪水退去后,人们可以涉水过河。河的南岸是敌人的控制区,南山上设有一个伪乡公所,还有一支伪军小队驻扎,小队长有个外号叫曹胡子。而河的北岸则是抗日根据地的边界地带。 日本鬼子带着南山的伪军到青驼寺附近“扫荡”,不仅抢走了老百姓的牛羊,还抓了二十多个村民。然后,他们用这些人当筹码,给北岸的村子送信,要求交粮食和钱财,还威胁说,如果不按时交出来,就把抓来的人杀掉。 军区敌工部给武工队下达命令,要求他们针对南山地区的敌人采取分化瓦解和重点打击的策略,务必想方设法救出被抓走的同志。在胡科长的指挥下,刘汉英制定了一个既大胆又周密的行动计划。 他领着一支八人飞行小队,伪装成土匪、汉奸和国民党特务的混合身份,冒充王洪九的特务队伍,在黎明前悄悄进驻了双槐树村。 这个村庄位于沂水到临沂的公路边上,处在东西走向的主干道分叉处。村边有座茶叶山,山上是伪军头目张鹏的老巢。村里多数居民都是开店的,刘汉英在这儿布下了天罗地网,准备抓捕曹胡子。 早上刚过9点,双槐树北边的集市就开始热闹了。到了下午1点多,准备回临沂城看望母亲的曹胡子被抓了。同时,我们还抓到了伪区公所的财政助理和一个从济南来的日本经济间谍。 经过政策宣传和情况说明,这些人大多表现得比较配合。飞行小组正在分析敌方动态,规划撤退路线时,那个经济特务趁机逃向了茶叶山据点。如果茶叶山的敌人派出上百人,武工队将陷入苦战,他们仅有8人,且只配备短枪。要是其他据点的敌人也同时行动,飞行小组的处境将极其危险。 情况十分危急,但刘汉英依然镇定自若。经过仔细考虑,他迅速做出决定:将8人小队分成两拨。3人骑车走大路直奔临沂城,剩下的5人押着曹胡子,走小路朝东南方向的富家庄前进。 下午5点左右,刘汉英带着骑自行车的队伍到了十里堡,接着他调转方向,提前赶到了富家庄。周英带领的步行队伍虽然让一些路人有些紧张,但一路上没出什么岔子。两支队伍最后成功会合了。 刘汉英正以王洪九特务队长的身份对伪保长训话,突然发现村北五里外尘土滚滚,好像有队伍朝富家庄方向赶来。他马上吩咐把曹胡子藏好,并看住伪保长一家。他派了两个人带着保丁去村北放哨,剩下的人分别守在保公所前后,让两名手下和伪保长待在屋里,随时听他调遣。 一切都安排好了,站岗的战士领来了两个傻乎乎的伪军士兵。这两人一看到刘汉英,立刻站得笔直,举枪敬礼,详细汇报了所属部队的编号、驻扎地点,以及带着一百多辆民夫车运送粮食的情况。 刘汉英装模作样地教训了他们几句,等他说完可以走了,那两个士兵立刻挺直腰板,规规矩矩地敬了个礼,然后齐刷刷地转身,迈着正步走出了保公所。 后来人们得知,那个特务慌慌张张跑到茶叶山据点时,张鹏不在,山上就剩个副队长。伪军中队的人都去李官庄赶集了,吃喝玩乐,不亦乐乎。这个糊涂的副队长,也没搞清楚状况,因为小股汉奸对大队人马的恐惧,把仅有的几个兵都赶到围墙上站岗,一直折腾到天黑。 天快黑时,押送曹胡子的队伍往北走了。为了和胡呈芳科长的安排保持一致,他们一路上特意歇了好几回。 凌晨三点多,队伍穿过沙河,进入了警戒森严的边界地带。在布满岗哨、口令频繁的区域,小组押着曹胡子来到了高里村北面的一个小村庄。 经过三天的思想工作,曹胡子认错悔过,决心表面上顺从日本人,暗地里支持抗日。他主动写了一份承诺书,主要内容包括:一、不再去边区抢夺财物;二、表面上服从日本人,实际上进行抵抗;三、为八路军提供消息,听从八路军安排;四、写信给据点的敌人,要求他们释放被抓的人。 曹胡子把信递到据点,伪乡长死活不肯放人。没办法,曹胡子的媳妇领着几个当兵的,拿着枪逼他,伪乡长这才松口答应放人。 阳光明媚的一天,沙河两岸,敌我两军严阵以待。南岸的保长和北岸的村长,各自带领着对方的人,缓缓走向河中央。双方按照约定完成交接,随后带着各自的人马返回了各自的营地。 从那以后,由于我们部队和武工队的强大实力,曹胡子基本上都按照他之前承诺的那样行事了。 在刘汉英的带领下,武工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扭转了临沂城北的敌我对峙局面。我们还成功在部分地区组建了秘密党支部、地下政府、群众组织和民兵队伍。 在这个区域,我们的情报系统非常给力,对敌人的一举一动都掌握得一清二楚。有时候,我们的武工队和敌人就住在同一个院子里,甚至一起吃同一锅饭。武工队对敌人的情况了如指掌,但敌人却完全不知道武工队的存在。结果,敌人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受限,而我们的行动范围却越来越宽广。 就在武工队的工作稳步推进、不断取得进展之际,意外却突然降临。 深夜,刘汉英在离临沂城北二十里的村庄组织村民开会,因一名小学教师告密,他和村民们被两百多名日伪军包围。面对敌人的突袭,刘汉英勇牺牲。得知这一噩耗,武工队的全体成员顿时泪如雨下,心中充满悲痛与愤怒。 刘汉英和孙大兴、高洪夫一起被困在村里。敌人搜查时,村民冒着危险把他们救了出来,送到了沙河边。有位老大爷和他女儿为了护送高洪夫,翻过了十多道院墙。 敌人撤离后,村民们讨论如何安葬刘汉英的遗体。村里一位有见识的乡绅,出于对国家的忠诚,高度评价了刘汉英既能文能武、又坚决抗日的品格,并当场决定把自己预备的柏木棺材让给刘汉英使用。 |